1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赵红卫:通过更高顶层技术方面的要求带动整个产业链技术创新

时间: 2024-03-13 07:01:02 |   作者: 新闻中心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2024全国两会《向“新”而行》系列访谈。“新质生产力”概念去年被首次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关注点之一。当前,中国高铁技术站在了世界高速铁路技术的最前沿,屡创世界纪录,不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也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促进高铁技术的研发应用会发挥哪些及其重要的作用?不停地改进革新的高铁技术为推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哪些新动能?全国两会期间,特别采访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赵红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赵红卫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中国网记者 董宁 摄影)

  习主持召开中央经济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

  我在提案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举措,包括调整运输结构,通过政策激励,促进(货物)运输向铁路运输来转移。因为在中国,目前我们的祖国的(货物)运输还主要是依靠公路,那么公路相较于铁路来讲,它具有能耗比较高,而且就是污染非常严重,也会发生交通拥堵的一些问题,因此发展“公转铁”、多式联运对于促进我们的祖国的绿色经济转型都是有帮助的,那么具体的举措包括一些政策的引导。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加强铁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在一些临港经济区、临空经济区,能够加大铁路的建设,加大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

  第三个方面是通过科学技术创新能够研发更多的装备。发展我们的货运装备,还有设施设备,多式联运的设施设备,促进我们的祖国的货运发展。

  第四个方面是能够提升货运的质量。通过智能化的一些手段使我们的货物运输的服务平台,它的服务的品质逐步提升,效率进一步提升。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提升我们的货运公转铁管理的水平,促进相应的评估机制的建立。通过这一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们的祖国的公转铁和多式联运,使我们的祖国铁路交通沿着绿色的方向发展,能够为我们的祖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国网:近年来,您一直关注和推进我国铁路标准体系的建设。目前,我国铁路标准体系的建设情况如何?与国际接轨情况如何?

  赵红卫:我去年有一个提案,是关于促进我们的祖国的标准建设,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标准互认。这个提案也受到了国家铁路局和国铁集团的格外的重视。通过长期的发展,尤其是我们的祖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我们的祖国在这个标准方面也通过多年的积累,在高速铁路、城轨、市域等方面,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标准体系,也很好地支撑了我们的祖国的铁路的发展和建设。那么在标准供给方面,我们的祖国也在进一步的提升标准的内涵,标准制修订的质量。

  在标准的国际舞台上,尤其是这个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UIC(国际铁路联盟)相关的标准化组织方面,我们已有很多中国的技术专家,担任相关的一些领域的领导,比如这个像ISO TC269,那么我们的祖国(的专家)就是这一个标准化组织的主席。同时我们的祖国在主持和制修订国际标准方面的数量也在大幅度的提高,我们主持了70多项国际标准。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推进标准互认。在标准发展方面,我们高速铁路的发展,尤其显著在雅万高铁方面我们实现了全系统、全要素,包括中国标准的走出去。

  在推进国际互认方面,我们一种原因是促进像CRCC(中铁检验认证中心)这样的中国的标准化的认证单位,能够进一步的开展一些国际认证。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推进海外的一些项目采用中国标准,采用中国标准认证的流程。同时我们也和海外的相关的部门,也在建立国际互认的标准认证,国际互认的一些方案,能够使我们的祖国的标准进一步的走出去,使我们的国际互认能够进一步地推进,促进我们的祖国在标准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网:“新质生产力”概念去年被首次提出。作为铁路科技工作人员,您是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

  赵红卫:我认为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和理解两个字的内涵。第一个是“新”,就是要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创新就是要通过创新带动科技的发展。再有一个就是“质”,理解这个高质量的发展,那么高质量的发展就是要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

  一方面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再一方面是促进一些新技术能够赋能传统产业,使数字化技术和传统的技术能够相互融合,促进新产业、新模态、新模式、新工艺,使产业不断地进行技术转型和发展。

  赵红卫:科学技术创新是我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撑。首先是原始创新,突破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它肯定会带来产业的一次变革。比如蒸汽机的发明,那么它就促进了蒸汽机车的发展,内燃机的发明就促进了我们的祖国内燃机车的发展。因此,科学技术创新会带来一些新的产业的发展。

  再有这个科学技术创新可以使我们的产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如一些新的能源技术的发展,它就会带来整个产业的提升,比如一些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那我们在动车组上,在我们的传统产业上面,比如,最早我们用的车体,主要是采用不锈钢的材料,那么后面随着我们技术的发展、动车组(技术)的发展,我们可能采用更轻质的铝型材,再随着进一步的要求,会采用更加轻质的、强度更高的一些碳纤维的材料。肯定这种技术的创新,会使我们的产业产生一个转型,还有这个发展,不断的促进我们技术的升级。

  中国网: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促进我国高铁的研发技术和应用会发挥哪些及其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红卫:科学技术创新对我们国家的高铁建设发挥了非常有力的技术支撑的作用。尤其是在我们动车组的研发过程中,比如我们的牵引、制动、网络技术的研发就离不开科学技术创新。正是因我们在牵引方面的技术创新,使我们的牵引功率进一步的提升,这个重量进一步的下降,那么这样就使我们具有更强的动力。

  在网络方面,我们通过技术不断的迭代,通过早期的TCN网络技术,后面我们又发展了实时以太网的技术,现在我们正在向TSN时间敏感网发展,那么这些新的技术就会为我们高速动车组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这种数字化、智能化的一个基础。

  再有,比如像我们的绿色、节能、环保的技术,比如一些新型的轻质材料的应用,使我们整个动车组的重量更轻,通过一些空气动力学技术方面的发展,我们的高速动车组,它在气动外形方面,在车体的平顺化方面,使动车组的阻力进一步的减小,那么使动车组的工作速度进一步的提升。

  包括我们在噪声方面,比如采用一些吸、隔声的这个材料,比如有一些有明确的目的性的采用不同频率的降噪手段,使我们动车组的噪声进一步的降低,噪声的指标进一步的提升,就是我们的动车组的性能更优越,那使我们旅客的乘坐的体验更加舒适,满足我们大众美好出行的需求,那么使这个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的提升。

  所以科学技术创新在高速动车组的研发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了高铁的整个的从速度到舒适度上的方方面面的一个提升。

  中国网:据了解,“CR450科学技术创新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科研项目,包括研制复兴号动车组新产品等多个高铁科学技术创新项目,至今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这一创新工程的“新”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这为推动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哪些新动能?

  赵红卫:2023年在国铁集团的统一部署下,CR450开展了17项技术部件的换装试验,也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在2023年6月28日,在福建湄洲湾跨海大桥实现了单列453公里,相对交汇速度891公里的交汇试验。6月29日,在福建海尾隧道实现了单列420公里,相对交汇速度840公里的交汇的记录,那么也是创造了新的试验记录,为CR450科学技术创新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R450动车组研制以更高速、更安全、更环保、更节能、更智能,打造新一代的时速400公里动车组为目标,在紧急制动距离、噪声、能耗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的完成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

  同时我们也很关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这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备性方面我们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在CR450新技术部件换装试验过程中,我们也把一些新的技术部件进行了验证,那么不断地培育新的产业链,使我们的这个产业链的韧性、完整性进一步的提升,为现代铁路产业的转型、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本期人员:编导/记者:裴希婷;摄像:董超 王一辰;摄影:董宁;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上一篇:7075系铝板“火爆出圈”想要掌握财富密码找对供应商是关键!

下一篇:登顶行业高峰凯米特公司荣获中国建筑铝型材二十强企业